人們在認識白蟻時往往僅注意到了其對人類有害的一 面,而實際在自然中,也有其有益的一面。
(1)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:特別是土棲型白蟻,以其難以估計的個體數量晝夜不停地分解枯死植株、
落葉的纖維素,加速了物質循環。
(2)可食用的白蟻真菌:大白蟻亞科(Macrotermitinae)中的幾個白蟻種類的菌圃中,可長出供食用的真菌,
主要是毒傘科(Amanitaceae)中的雞菌屬(Termitomyces)和華雞菌屬(Sinotermitomyces)。
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"雞 ,又名雞菌,南人謂雞 ,皆言其味似之也。"
(3)白蟻的醫療作用: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"白蟻泥,主治惡瘡腫毒,用松木上者同黃丹烙黑,研和香油
塗之,即愈止。"在大白蟻亞科(Macrotermitinae)中的某些屬的白蟻死亡或衰亡菌圃中長出的黑炭棒菌
(Xylaria nigripes K1.)能形成黑色外表堅硬、內部白色肉質的"菌核",可入藥(中藥,名為"烏靈參"),
具有補氣、固腎、健脾除濕、鎮靜安神之功用。
(4)白蟻食用:白蟻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脂肪、微量元素、甾體、維生素等,其幹物質1/2左右的蛋白質
中含有人類必需的18種氨基酸和人體生長、發育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,因此白蟻是壹種人類理想食品。
(5)白蟻找礦:據張貞華(1987)報導:黃翅大白蟻和黑翅土白蟻在銅礦區的土壤中營巢,具有指示該區土壤
及巖石含銅的實際意義,有利於找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