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白蟻的蟻群結構和分工
1、蟻王與蟻后是
白蟻群的創始者和維持者,在白蟻群中的地位特殊。
2、工蟻 是蟻群中最多的一類品種,有雌雄之分,但無產卵能力。主要職責是外出採食、搬運、
餵食、築巢、修路等。
3、兵蟻 也有雌雄之分,但不能生殖。上顎發達,有攻擊能力,在
白蟻群中起保衛作用。
4、幼蟻 是兵蟻、工蟻、若蟻的前身
二、 取食和營養
白蟻主要取食植物、糞便和真菌等。在群體營養上,全靠工蟻的勞動。
工蟻先吞入食物,經消化或半消化後在從口中吐出或從肛門排出,餵給幼蟻、兵蟻、蟻王、蟻後。
工蟻與工蟻之間也有用口器互餵的情況發生。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被完全吸收利用後,才排出糞便,
往往作為建築蟻巢和其他方面的材料。
三、 白蟻的內在聯系和各種行為
白蟻群體內部有一種特殊的聯系途徑-化學信息激素,起到了高等動物眼睛。
鼻子和語言的相同作用。白蟻在巢外的地表活動有一定的季節性,與外界濕度條件關系密切。
當20厘米深處土溫在12~27℃,以及土壤有足夠的水分時,是白蟻活動的高峰期。
白蟻害怕光亮,如到巢外活動,都先築成隧道式的通道。
但當有翅成蟲分群時,具有趨光性,以燈光作為聚集的信號和場所,完成覓雙配對的繁殖任務。
四、 分群-新蟻群的產生
白蟻繁殖形式有2種:
1、擴大群體數量的繁殖 由落地脫翅成對的繁殖蟻,交配後間隔一段時間產卵。這種形式不管是幼年白蟻群
還是成年的白蟻群都能進行,並且是周年、年復一年的進行。這使得白蟻群進一步擴大。
2、增加新蟻群的繁殖成熟的蟻群到秋季在幼蟻中分化出一批有翅若蟻,到第二年4~6月羽化為有翅成蟲,
在天氣適合的情況下,這些有翅成蟲從白蟻巢中爬出分飛配對,在合適的地點建立新的白蟻群。